学校主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部门介绍  教代会  工会文件  学习园地  女工工作  乡村振兴  图片展示
工会文件
 
 学校文件 
 上级文件 
 
当前位置: 首页>>工会文件>>学校文件>>正文
安康学院学科专业发展战略规划
2007-11-26 00:00   安康学院工会   (点击: )

      安康学院学科专业发展战略规划

    我院正处在建设合格本科学院,并力争于2020之前建设成为一所有特色、高品质、综合性本科学院的关键时期。依据《安康学院发展战略规划》,遵照国家教育部和省、市有关规定,结合我院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特制定本规划。

一、学科专业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学院现设数学、物理、化学、中文、政史、英语、体育、艺术、农学、经管、教育等11个系和1个社科部,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学等6个专业具有本科教育资格,另有36个高职(高专)专业,已形成文、理、农、管、工、法、教等7大学科门类并存的办学格局。
    近年来,我院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一是依托和整合部分专科专业的教育资源,在获准升格为本科院校的同时,一次性成功获批了6个本科教育专业;二是本科教育专业的开办提升办学层次,积累了在更高层次上办学的经验,为后续新上本科教育专业奠定了基础;三是并入教育学院和农校之后,拓展了学科布局,充实了专业教育实力,改变了单一办学格局;四是启动了系科建制改革,成立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密切的专门研究机构,为探索新的办学模式进行了有效的试验。
尽管我院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了重要成绩,但存在困难和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与建设有特色、高品质、综合性本科学院的奋斗目标相比,未来学科专业建设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1.本科专业数量少
我院本科教育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现有6个专业,新增本科专业的任务很重。考虑到我院部分专业师资需求的特点以及部分专业由中专改为大专的时间不长等实际情况,新增本科专业建设的难度与成本会越来越大。
    2.本科教育条件较弱
学院现有办学条件还不足以满足大面积开展本科教育的需要,办学空间、实验与实训设施、师资的数量与质量、教学与科研的水平等都还比较薄弱。硬件建设需要大量的经费作为支撑,软件建设需要有一定的时间作为保障,全面改善本科教育条件需要采取超常规的措施。
    3.专业优势特色不足
从总体上看,学院各系科及专业的发展较为均衡,绝大多数专业均有较长时间的办学历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术活动较为频繁,应用化学专业承担的科研课题级别、项目及经费数量较为突出,但在省内外有影响的优势特色专业还很少。
    4.教育观念滞后
在很大程度上,学院仍然秉承着“升本”以前的教育观念,本科院校应有的教育观念还没有树立起来。主要表现为:一是过于狭窄的安排专业教育的范畴,不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二是人才培养主要还是局限于传统的师范教育体系,不利于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三是教学与科研和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还没有理顺,没有建立以科研和社会服务促进教学的办学机制。

二、学科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建设有特色、高品质、综合性本科院校为根本目标,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基本定位,努力扩大本科专业数量,全面改善学科专业建设条件,逐步理顺教学科研组织建制,突出重点学科与品牌专业建设,积极打造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到2020年以前,形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条件较好、机制较顺、优势显著、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发展新局面。
(二)具体目标
   1.规模目标
――到2010年,本科专业数达到15个;到2015年,本科专业数达到25个左右;到2020年,本科专业数达到35个。
――到2010年,校级重点建设的学科专业达到6个以上,争取获得省级以上品牌专业建设立项。到2015年,校级重点建设学科专业达到10个以上,获得2个左右省级以上品牌专业或重点学科专业;到2020年,校级重点建设学科专业达到15个以上,获得5个省级以上品牌专业或重点学科专业。
2.结构目标
――完成校区功能重新布局。将来建成的新校区作为主校区,主要承担普通本专科教育任务,城区的东西两校区将根据整体规划,在其中一个校区开展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
――形成综合性本科院校的基本框架。在现有系科的基础上分批组建一批二级学院,逐步建立以二级学院为办学主体、校院两级管理的内部组织结构。
――形成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全日制教育与继续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形成以人才培养为主体,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相互支撑、资源共享的功能结构体系。
    3.条件目标
――2010年之前,完成新校区的征地与规划设计,并启动一期建设,校区总面积达到1500亩以上;2015年之前,新校区建设基本完成,教学行政用房达到21万平方米以上,实现各二级学院相对独立办学的建筑格局;2020年之前,完成所有配套设施建设,建成生态化、数字化、人文化的校园。
――2010年之前,组建并充实化学、物理、计算机等三个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立6个左右的应用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2015年之前,建成独立的实验大楼,新建生物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立10个左右的应用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2020年之前,成立15个左右的应用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个亿以上。
――2010年之前,专任教师数达到450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及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分别达到35%以上,选拔培养和引进20名左右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科专业带头人;2015年之前,专任教师数达到800人以上,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达到60%以上,副高以上职称教师达到40%以上,选拔培养和引进30名左右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到2020年,专任教师数达到1000人以上,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达到80%,选拔培养和引进40名左右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科专业带头人。

三、近期学科专业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加快教学科研单位的建制调整与完善校区功能分布规划
    1.在现有系科格局的基础上,按照综合性本科院校的基本框架,本着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和服务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则,以建设新的校区为契机,以二级分院为基本单位规划学院的建制调整。
    2. 按照“建新”、“保东”和“换西”的思路,规划和调整各校区的功能。新校区的规划设计必须满足各二级学院相对独立地进行教学、科研和办公的需要;东校区主要用于发展成人教育或继续教育。
    3.新校区一期建设投入使用之前,根据全院学科专业布局和发展需要,先行组建部分二级学院,探索二级学院办学运行经验,为全院推行校院两级建制做准备。
   (二)大力开展本科专业及重点学科专业建设
    4.成立本科专业建设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制定本科专业发展政策,新上本科专业的规划、申报和评估工作,协调本科专业建设遇到的各种问题,保证本科专业基本办学条件,不断提高本科教育质量。
    5.制定本科专业申报和建设规划。根据学院学科专业基础和条件,以提升服务地方的能力和形成办学特色为目标,2010年之前,增设9个本科专业。各院系可自行申报本科专业设置计划,经本科专业建设委员会评估认可后列入学院专业建设规划。
    6.不断完善本科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院设立相应的教改课题,提供必要的研究经费,组织相关人员展开研究,确保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能够体现我院办学理念,具有我院特色。
    7.切实做好本科教育课程、教材和实验条件建设。根据专业培养计划的要求,有关部门和责任人应当及时完成本科课程设计,选用高质量的本科教材,选拔优秀教师承担本科生授课任务。开展优质课程评选活动,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建设各级精品课程。
    8.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定期召开本科教育工作研讨会,及时总结开展本科教育的经验与不足,不断提升教职员工的教学与管理理念,促进本科教育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9.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在教务处设立教学质量评估与保障中心,聘任一批专兼职教学评估督导人员,加强对全院课堂与实验教学工作的检查与督导;强化教学评估工作,逐步推进网上评教,实施院级教学名师与教学能手评选制度,鼓励教师热爱教学工作。
   10.有计划地建设一批校级重点学科专业。到2010年建设6个以上的校级重点学科专业,争取省级重点建设立项;实施校级重点学科专业申报评估与资助办法,加强对学科带头人的遴选与考核,探索学科专业建设与科学研究的联动机制,提高学科专业建设的效益与效率。
(三)适时调整专科专业布局
   11.保留部分专科专业,谨慎对待新的专科专业的设立。保留和新上专科专业的基本原则是:以就业为导向,主要为普及地方义务教育培养小学及部分初中教师,兼顾具有地域性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12.保留或开设初等教育(文、理)、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物理教育、化学教育、生物教育、历史教育、地理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体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13个专科专业,加大教师教育模式改革探索,努力培养高素质的适应性强的中小学师资。
   13.保留或开设园林技术、畜牧兽医、蚕桑技术、药用植物栽培加工、中药制药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科专业,大力推进与有关地方企事业单位合作办学,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新体系。
   14.不在上述专科专业范围,但已经设立了的专科专业在获准开展本科教育之前仍继续招生,获准开展本科教育之后应尽快停止招生或削减专科教育招生计划,不适宜转为本科专业的应及早撤销或划转到相关院系。
(四)扎实推进重点学科与优势特色专业建设
    15.消除学科建设可有可无的思想,牢固树立学科专业建设是立校之本的思想。学科与专业的关系是源流关系,学科水平的提升是加强专业建设的根本,是实现现代教师教育转型的根本,是形成优势特色专业的根本。
    16.探索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相结合的机制。2010年之前重点建设的学科主要以首批升本的6个专业为基础,优先考虑政治学理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应用数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化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等6个二级学科。
    17.成立学科专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校级重点学科与优势特色专业建设规划及相关政策,筹集和分配重点学科与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经费,参与重点学科与优势特色专业学术带头人或专业负责人的选拔、培养、引进和考核工作。
    18.整合安康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学术与技术资源,建设校地互动互惠办学模式。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当前和长远需要,兼顾学科专业发展的内在逻辑,遴选重点建设学科方向,确立优势特色专业的发展策略,在学科专业建设一体化的基础上形成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
    19.探索教学科研单位自主办学机制,构建学科专业自我发展的制度平台。树立教学科研单位是学科专业建设主体的观念,坚持以院系为主的办学方向,处理好实验室、研究中心(基地)与重点学科、优势特色专业建设之间的关系。除基础实验室外,其他教学实验室、研究中心(基地)全部都由院系调配,院系在有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下对重点学科、优势特色专业建设负责。
(五)全面加强学科专业基础条件建设
    20.加快基础条件建设进度,切实改善学科专业办学条件。学科专业的布局和调整、办学水平的提高均有赖于新校区建设的顺利实施。有关职能部门务必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认真规划校区功能定位和学科专业的合理分布,保证新校区建设一期工程启用顺利进行。
    21.大力加强实验室建设,为学科专业建设和本科教育的稳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实验室建设是我院学科专业建设一个较薄弱的环节,有关职能部门应根据学院发展战略规划和学科专业发展目标,制定实验室建设专项规划,务必有专门的经费预算用于实验室建设,确保实验室建设能够满足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
    22.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在确保达到一定师资数量和形成合理师资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健全教师职务评聘、教师科研考核、学科带头人培养和引进、学术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制度或办法,为学科专业建设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使师资队伍建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使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学科专业建设是贯彻国家提高教育质量方针、实现我院办学模式转型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我院有特色、高品质、综合性本科院校的建设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全院各单位务必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真抓实干,注重成效,全面落实学科专业发展战略规划,为提高我院学科专业发展水平而努力奋斗。

上一条:安康学院发展战略规划
下一条:安康学院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关闭窗口

安康学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2010 陕ICP备 06001643号  地址:中国 陕西 安康市育才路92号 邮编:725000

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