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陕西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在陕西宾馆隆重举行。我校陕西省蚕桑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胡必利被授予“陕西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并受到省委书记赵乐际等领导接见。
胡必利同志参加工作三十年来,长期奋斗在教学、科研、生产第一线,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为陕西蚕桑教学、科研和科学技术普及推广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曾被中国科协评为“农村科普工作先进个人”,被陕西省农牧厅评为“蚕桑生产先进个人”,多次荣获安康市“优秀教师”、“先进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勤奋耕耘 培养科技人才满三秦
胡必利同志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他热爱蚕桑教育事业,治学严谨,教书育人,为陕西省培养了一大批蚕桑科技人才。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胡必利同志组织专业教师开展了“如何将科技意识贯穿教学中”、“高职教育中如何增强贫困生创业能力”等课题研究,并将成果贯彻到教学之中。同时,他大力鼓励学生到生产第一线去,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深化理论认识,提升技能水平。他还积极创造条件,开创了在校学生利用实习基地独自承包生产的先例,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胡必利同志还承担着我省蚕桑技术人员的培训任务。为让来自全省不同蚕区的技术人员学有所得,他深入到各地进行调研,有针对性地撰写讲稿,有效解决了学员遇到的技术难题。
目前,我省蚕桑产业中多数专业技术人员都接受过胡必利同志的培养教育,不少人已成为单位的中坚力量和业务骨干,为陕西蚕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潜心研究 科研硕果累累
熟悉胡必利的人都知道他今天的成绩是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早在1988年,他就一边教学,一边个人承包土地、个人出资搞科研,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和研究素材。
2006年,我校建立蚕桑重点实验室时,胡必利毫不犹豫的将个人多年的科研积累拿出来,作为实验室前期研究的基础。正是由于他的贡献,我校蚕桑科研才有了突飞猛进。六年间,我校蚕桑科研在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重大项目、省级重点学科、省级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五个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
胡必利对科研有着深刻的见解和创新的思路。在我校蚕桑科研起步初期,他就以独特见解认为蚕桑科研不应走别人的老路,应独辟蹊径,从很少有人问津的蚕桑野生资源研究入手,凝练研究方向,把蚕、桑野生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作为主攻方向。他带领团队人员翻山越岭,风餐雨宿,走遍了陕南主要蚕区,收集到桑蚕野生资源材料50余份,建立野生种质资源基因库;修建了98个野桑蚕饲养大棚,建立2个野桑蚕自然保护区,形成我国野生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中心,为蚕桑科研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胡必利从野桑蚕资源中分离和赛选出含有天然彩色茧基因、长蛹龄基因的材料,采用传统和现代相结合育种技术,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努力,育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彩色茧蚕品种2个,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这一成果在第6届日本东京国际野蚕学术研讨会和长沙“全国桑柞蚕茧丝综合利用发展研讨会”发布后,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赞誉。胡必利同志还积极联合省内外的蚕业科研力量,进行联合攻关,在桑树诱变育种和野桑蚕资源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胡必利同志非常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2009年,胡必利及其团队开展的“桑苗高效繁育技术研究”项目获得成功,当年为农民嫁接良种桑苗650万颗,节省桑苗引种费200万元;2011年,彩色茧蚕品种在陕南蚕区试养,使蚕农的收益成倍增长,蚕农们兴奋地说:“这简直就是养金蚕,收金钱呀!”他带领科研团队利用自主选育彩色茧桑蚕新品种和雄蚕单养技术成果成功研发出独具特色的“天然彩色丝绸服装”和“雄蚕补酒”,引起了商家的深厚兴趣,其中“天然彩色丝绸服装”产品项目获得“十一五”陕西省产学研联合开发优秀项目。
长期的科研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科研实践经验,科研成果不断产生,共获得陕西省科技成果奖励7项,市科技成果奖励6项。
倾情倾力 搞好蚕桑技术普及示范推广
胡必利常年被安康市科协、科技局、妇联、团委、农广校等单位聘为农村科普专家,经常到农村为农民培训蚕桑生产技术。
他不辞劳苦,每年都带领研究人员和学生翻山越岭,走村串户。每走一处,就把蚕桑技术带到那里。他以村、组、户为培训单元,结合培训对象的实际情况,将集中培训、分散到户培训和现场培训及组织学生培训等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取得了非常有效的培训效果,受到当地政府及蚕农的一致好评。30年来,他在农村开展技术培训数百场次,万余蚕农接受过他的培训。
他视蚕农们为亲人,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除了给蚕农们传授技术外,胡必利还尽己所能地帮助蚕农解决生活困难。农民们亲切地说;“胡老师就像我们的亲人一样,不仅给我们送来了新技术、新品种,在生活上还为我们排忧解难,是我们蚕农的贴心人。”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蚕桑技术,解决更多蚕农的实际需要,胡必利结合农村蚕桑生产实际,编写《蚕桑新技术》、《实用蚕病防治》、《蚕桑病虫害原色图谱》、《蚕病图鉴与防治要法》、《图说蚕桑病虫害防治》等通俗科普读物,其中由内蒙科技出版社出版的《蚕病图鉴与防治要法》获2003年陕西省科协、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新闻出版局、陕西省广播电影电视局联合颁发的陕西省第五届优秀科普作品优秀奖。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旨在增加农民收入。胡必利根据农村需要,结合陕南实际,从2000年开始,在陕南的7个主产县区建立桑树新品种、新技术示范点12个。他还筹建了恒口高效蚕业试验示范园。示范园引进栽培高产优质的多倍体桑品种和雄蚕品种,给安康蚕桑生产树立了高产示范样板工程。示范基地先后接待蚕业参观团体及蚕农300多起,接待参观人员8000多人,倍受农民欢迎。参观的农民说:栽桑养蚕几十年没见过这么好的桑园和这么大的桑叶,纷纷要求引种栽培,起到了非常显著的示范带动作用。由于示范作用显著,2001年被陕西省科协评为“农村科普示范基地”,该园并被列为安康市月河流域高效农业蚕桑综合试验示范点,2006年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评为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他作为示范园的负责人出席了中国科协的表彰会议。
一个普通而平凡的科技工作者,凭着对蚕桑事业的执着追求,年近花甲,奋斗不止,不求做出丰功伟绩,甘愿做桑蚕科研的铺路石,奉献毕生,这就是胡必利的追求。
向您致敬!